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一些灵人靠近我,我从天上得知,他们来自离太阳最近的那个星球,该星球在我们的世界叫水星。他们一来就在我的记忆里搜寻我所知道的。灵人做这种事可谓驾轻就熟,因为他们一靠近人,就能看见储存在他记忆里的一切细节。所以,当他们搜寻各种事物,包括我所造访过的城市和地方时,我发现他们对教堂、宫殿、房屋或街道并不感兴趣,只对我所知道曾在那些地方发生的事件,以及它们的管理体制、居民的秉性和习俗等等感兴趣。因为这类事在人的记忆里与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当回想起地方时,这些事也被带了出来。我对这种行为感到惊讶,于是就问他们为何不理会那些壮观的地方,只留意那里所发生的事件和行动。他们说,他们不喜欢看物质、肉体或世俗的事物,只喜欢看真相。这证明,水星的灵人在巨人里面和对抽象概念,而非物质或世俗概念的记忆有关。灵人可进入人的整个记忆,但没有什么东西能从他们的记忆进入人的记忆(AC 2488, 5863, 6192, 6193, 6198, 6199, 6214)。天使则能进入启动并指导人的所思、所愿和所行的情感和目的(AC 1317, 1645, 5844)。
创世记33:1-20
1.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同他一齐来的还有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
2.并且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
3.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
4.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伏在他的颈项上亲他,他们都哭了。
5.以扫举目看见妇人孩子,就说,这些和你同行的是谁呢?雅各说,这些孩子是神施恩给你仆人的。
6.于是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前来下拜;
7.利亚和她的孩子也前来下拜;随后约瑟和拉结也前来下拜。
8.以扫说,我所遇见的这些营是什么意思呢?雅各说,是要在我主眼前蒙恩的。
9.以扫说,兄弟啊,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吧!
10.雅各说,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就求你从我手里收下这礼物,因为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并且你容纳了我。
11.求你收下我带来给你的祝福礼,因为神施恩给我,使我一切充足。雅各再三地求他,他才收下了。
12.以扫说,我们起程前行吧,我在你旁边走。
13.雅各对他说,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也正我管喂奶的时候,若是催赶它们一天,群羊都必死了。
14.求我主在仆人前头走,我要量着在我面前群畜的脚力和孩子们的脚力慢慢地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里。
15.以扫说,容我把跟随我的人留几个在你这里。雅各说,何必这样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
16.于是以扫在那一天返回原路,回往西珥去了。
17.雅各就起程往疏割去,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因此给那地方起名叫疏割。
18.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来到撒冷,就是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对面扎营。
19.就用一百可锡塔从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手里买了支帐棚的那块田。
20.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
概览
4336.就内义而言,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以扫”所表示的神性属世良善与“雅各”所表示的真理之良善的结合,因而是后一种良善的顺服及其引入神性属世良善。这一切得以实现的过程被描述出来。最后论述的主题是内层真理的获取。
4038.“骆驼和驴”表良善之真理,无论是颇为外在的还是完全外在的。这从“骆驼”和“驴”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是指属世人的一般记忆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一般记忆知识是指较为低级或更为外在的良善之真理;“驴”是指还要低级的,也就是完全外在的属世良善之真理(2781节)。至于何为内层良善与真理,何为居间的良善与真理,以及何为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与真理,可参看前面所述(4009节)。
一般来说,人里面有三层区域,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层。肉体层是最外层,属世层是居间层,理性层是内层。在人里面,只要其中一层掌管另一层,他要么被称为肉体的,要么被称为属世的,要么被称为理性的。人心智的这三个部分以奇妙的方式互通:肉体部分与属世部分相通,属世部分与理性部分相通。人刚出生时纯粹是肉体的,但里面拥有能得到完善的能力。后为,他变得属世,最后变得理性。由此可见,这一方与另一方之间是互通的。肉体部分藉着感官与属世部分相通,并且是以一种截然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方式通过属于理解或认知的事物和属于意愿的事物而相通;如果人要变成并成为完全的人,理解或认知和意愿这两种官能必须在人里面充分发展。视觉和听觉尤其服务于充分发展他的理解力,而其它三种感觉则尤其关注他的意愿。人心智的肉体部分藉着这些感觉与他的属世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居间部分相通。因为通过感官进入的事物将自己置于属世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记忆。快乐和愉悦及其中的渴望属于意愿,被称为属世良善;记忆知识属于理解力,被称为属世真理。
人心智的属世部分通过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事物与其理性部分相通,这理性部分就是内层部分,如前所述。从属世层上升到理性层的事物也将自己置于理性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内部记忆,关于内部记忆,可参看前文(2469-2480节)。那里的祝福和幸福属于意愿,是理性良善的形式;而对事物的内在洞察,以及对它们的感知则属于理解或认知,这些洞察和感知的对象就被称作理性真理。这三者(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性)构成人,并且这三者之间是互通的。外部感官是人心智的肉体部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内部感官则是其心智的属世部分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因此,那些存在于人心智的属世部分、源于适合身体的外部感官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之真理的。而那些源于适合其灵并与理性层相通的内部感官的事物则是那被称作内层良善与真理的。介于这二者之间并参与这二者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居间良善与真理的。这三组依次始于内层,就是“羊群、仆婢、骆驼和驴”所表示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